首页 资讯

"十年未变"?漫谈手机设计趋势及时下潮流

手机已然成为异军突起引领消费时髦的工业产品,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品牌竞争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,如何推进手机业的持续稳定发展,已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迫在眉睫要予以重视的命题。通过多年的尽力,手机的功能设计基本能够满意消费者的需求。

随着手机的不断遍及,消费者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,多层次的需求越来越激烈,对手机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
他们往往对外观设计平凡或相同的手机嗤之以鼻,而对外观设计特色显着并契合自己的身份的手机情有独钟。

因而,靠创新外观设计降服消费者的发展空间仍是相当大的。手机的外观设计在适应功能设计的前提下,把外观设计和产品工艺、颜色及文明合理有机地交融,完成手机的进一步时髦化、人性化、个性化和文娱化,这也是时下国内各类品牌手机外观设计的一个总体趋势。

就在年初(2月25日)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,细心点的用户会发现,"无插孔、无按键、全面屏、折叠屏、手势操控"等新名词频现视野.

而实际情况是智能手机的"基础设计"已经十年没有突破了,从外观看各品牌手机的确更大更薄了,但却依旧保持着由乔帮主和他的设计师们十多年前就定下的"肥皂盒"外观设计

《纽约时报》特约撰稿人Nick Bilton曾在若干年前撰文称,如今的硬件已经走向衰落的同质化泥潭。

一方面是因为当下堆积硬件越来越简单,高端配置的手机只能占据短暂优势。另一方面是因为触摸屏手机已成为主流的触摸交互方式,手机因屏幕扩张需要让硬件设计越发趋同,整体外观上因此很难再突破。

故而我们会发现,从早前的硬件配置的堆料和比拼,到现在外观设计、屏幕上的对比,在实现了99%-100%全面屏(各类挖孔/打孔/水滴姑且算99%、升降头设计勉强算100%全面屏吧)之后,智能手机厂商们似乎很难再拿出什么新颖的设计、尤其是外观和工艺方面的创新设计来吸引用户了,似乎纷纷选择从折叠屏幕、双面屏、5G、智能AI这些角度入手进行研发和宣传了。

相信用户心中都有一个疑问:智能手机的外观工艺创新发展到尽头了吗?

从硬件堆料到外观工艺,当"内核"逐步趋同时,手机厂商只能"求变于外表"

上古时期(即功能机时代),人们对手机的需求只是打打电话、发发短信,最多玩一些像素级的小游戏;而到了乔帮主时代,随着苹果iPhone开启了智能手机新纪元之后,触屏智能手机开始进入大家的视线和生活,主打娱乐功能化的手机开始成为主流声音,而对于广大智能手机厂商们、尤其是国产手机品牌商们而言,从2012年到2018年间手机市场迎来了飞速的增长,从鼎盛一时的"中华酷联"到现在风光无两的"华米OV",可以说智能手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方式,智能手机早已不仅是一个通讯工具,更是娱乐、游戏、消费、生活、工作生产的必需品。

从产品的创新来看,无论是处理器、内存,还是摄像头、系统等,都在进行着高速升级和进化,用户对于产品配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,这是因为厂商们这几年比拼的也是这几个方面,因而一款旗舰机型的配置必然是最好的。

单以安卓手机为例(因为苹果系统只能自己跟自己比拼,且近年来颇有"贵族化、奢侈品化"趋势嫌疑)。

若要推一款"旗舰"概念的新机,则大概率会使用高通骁龙顶配的处理器、摄像头的像素也是越高越好,甚至摄像头的数量也是要越多越好;电池自然也是要容量足够大,充电速度也必须尽量快,要是能有无线快充就更好了。

于是用户会发现,在机械物理条件的限制和外观设计大环境的双重"限制"下,各家旗舰机的"外貌长相"越发趋同,甚至部分机型为了比拼"内在"而牺牲了"外貌",无非都想博一个"性价比之王"的称号。

小米概念版全面屏Mix手机

Vivo Nex

OPPO Find X

而在配置已经达到顶点之后,智能手机厂商们由内及外、开始对屏幕下手。

围绕着"全面屏手机"这一概念,小米推出了概念版全面屏Mix手机,苹果也推出了刘海屏幕的iPhone X,再到Vivo和OPPO推出的Nex和Find X,几乎每家智能手机厂商们都在追求更高的“屏占比",再加上时下流行的屏下前置镜头技术和屏下指纹识别技术,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的出现也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
刘海消失,小孔当道,何时才能真全面?

当年iPhone开创了刘海屏之后,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机开始纷纷仿效苹果,尽管其中不少厂商对刘海屏是嗤之以鼻的。于是在一股"虽然我现在不得不用,但是不代表我就喜欢和认同这种样子"的荷尔蒙带动下,一些公司开始将彻底消灭顶部屏幕凹陷作为近3-5年内的终极追求,于是我们看到了2018年Vivo用机械机构的后置弹出式摄像头方案,取代了前刘海。

我们还看到了Oppo Find X,小米Mix3,荣耀Magic 2和联想Z6等品牌将摄像头隐藏在某一机械滑动模块里,还有就是2018年下半年开始流行的各类打孔方案,使用一种专利手段用激光钻穿OLED版,通过屏幕上制造了一个洞,使自拍镜头能透过屏幕感光,于是造就了一大批挖孔屏和打孔屏主流手机(名词区别取决于孔洞的大小)。可以想见的是,未来各大手机厂商还会不遗余力地在"屏幕+摄像头"上大做文章,如何在二者之间取舍并取得最佳平衡,很可能会在未来至少一年内动态发展。

智能手机的工艺创新,真的走到尽头了么?

10G运存、5G信号、100%全面屏,更强的拍照技术,更好的续航能力……在这些之后呢?从2010年小米进入市场一来,已经过了近十年时间,如今小米也已经上市,近两年的苹果也是显得有点创新乏力,各家手机生产厂商都不约而同呈现出力不从心的感觉,未来的市场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创新产品,仅仅靠改变正面屏幕占比大小、后背摄像头个数和像素大小来赢取用户的"芳心"即将成为一种奢望。

小米MIX3

为什么市面上手机品牌那么多,却鲜少有标志性设计的手机出现。其实这与中国整个市场环境和成本控制有关。

当下国人更注重"务实"的高性价比,所以手机厂商与其在设计成本上花重本,倒不如多拨点钱提高硬件配置。而且国产手机目前的首要工作是抢占市场,厂商对配置的要求还远远高于外观设计。另外,如果设计的成本花多了,在固定的竞争价格区间,有时候便意味硬件成本需要降低。

当下的手机还处于进化发展之中,还有可以发展和想象的空间,但这个空间到底还有多大,用户还会不会为新产品冲动买单,依然是很现实的问题。手机的形态以及功能已经变得冗长、复杂了很多,下一个纪元的智能手机,究竟"长什么样"、"能做什么事"。

对于手机品牌而言,如何将用户千差万别的喜好倾向化为现实,如何在用户下一次想换手机时通过"由内而外"的组合拳去吸引和占领用户心智,必将成为他们着重考虑的当务之急。

推荐阅读:如何设置查找我的iphone